为有效应对暴雨红色预警引发的洪涝、次生灾害,保障员工生命安全,减少公司财产损失,确保应急响应高效有序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《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(2021 年修订)》及行业规范,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。
适用范围
本预案适用于北京市汽车解体厂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公司”)在暴雨红色预警期间的风险防范、应急处置及灾后恢复工作。
工作原则
坚持“生命至上、预防为主、分级负责、协同联动” 原则,强化风险防控,确保责任到人、措施到位。
二、组织架构与职责
应急指挥中心
总指挥:由公司总经理担任,全面统筹应急处置,下达启动/终止应急预案指令。
副总指挥:由支部书记担任,协助总指挥协调资源,督导各小组落实措施。
成员:各部门负责人组成,负责本部门应急响应及跨部门协作。
专项工作组
抢险救援组:由生产部牵头,负责厂区积水排除、设备抢修及危险区域隔离。
物资保障组:由财务部牵头,储备沙袋、排水泵、防水布等物资,确保 2 小时内调配到位。
通讯联络组:由办公室牵头,保持与气象、应急等部门实时对接,通过短信、广播发布预警信息。
医疗救护组:由回收业务部牵头,配备急救箱及担架,必要时联系外部医疗支援。
环保监测组:由生产部牵头,监测危废暂存间防渗情况,防止雨水污染。
三、预防与预警
风险评估
重点区域:危废暂存间、废旧车辆堆放区、拆解作业区、配电室、地下室等低洼地带。
风险点:积水倒灌、设备短路、危废渗漏、围墙倒塌、山体滑坡(若厂区邻近山区)。
监测与预警机制
监测:与北京市气象局建立实时数据共享,在厂区安装水位传感器,每小时巡查重点区域。
预警响应:
黄色预警:启动物资预调配,检查排水系统。
橙色预警:停止露天作业,转移低洼区域设备及危废。
红色预警:立即停产,全员撤离至安全区域,启动一级响应。
四、应急响应
红色预警处置流程
30分钟内:
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,各小组到位并报告准备情况。
通讯联络组通过企业微信、广播发布撤离指令,要求员工按指定路线前往避险点。
环保监测组关闭危废暂存间门窗,检查防渗层及应急收集池,确保无泄漏。
1小时内:
抢险救援组在厂区入口堆砌沙袋(高度≥50cm),启动 2台大功率排水泵(功率≥100m³/h)抽排积水。
物资保障组发放雨衣、手电等装备,在避险点提供饮用水及食品。
持续响应:
每30分钟更新积水深度、设备状态等信息,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显示。
若水位超过警戒值(1.5 米),立即请求消防部门支援,并疏散邻近居民。
次生灾害防范
电气安全:切断非必要电源,对配电柜进行防水隔离,安排电工24小时值守。
危废管理:使用防水布覆盖露天危废,转移至防渗仓库,确保铅酸蓄电池、废油液等不接触雨水。
车辆停放:将待拆解车辆停放至地势高处,使用三角木固定,防止滑移。
五、后期处置、灾后恢复
排水清淤:降雨停止后,48小时内清除厂区积水及淤泥。
环境消杀:对积水区域喷洒消毒药剂,重点处理危废暂存间周边。
设备检修:由生产部牵头,72小时内完成电气设备、拆解机械的全面检查,确保安全后方可复产。
六、保障措施
物资储备
储备沙袋200个、排水泵2台、防水布500㎡、应急电源1台,定期检查更新。
危废暂存间配备防渗漏托盘确保泄漏可控。